近年来寿险业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通过对寿险行业进行一定的约束,引导行业回归保险的本源,追求有价值、有温度的发展。
金融机构借助科技赋能,主动加快产品服务创新和流程优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数字化转型进展加快。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服务社会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料图】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显示:
中国寿险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中长期来看,我国人寿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一方面,我国将无可避免地进入到社会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快的进程中,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带来的主要矛盾是养老保障的供不应求,因此迫切需要引入商业养老保险来扭转日趋严峻的养老形势。
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市场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具体数据显示,我国大陆地区寿险的保险密度约为159美元,而日本、英国超过900美元,美国、瑞士、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更是超过2000美元。可见,我国人寿保险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行业普遍认为,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我国保险机构正在加速布局数字化转型,借助数字技术赋能来实现整个交易流程的重塑,在精准营销、场景嵌入与智能理赔等环节不断创新改进,客户良好体验不断改善。对于科技赋能保险数字化转型,周延礼提出,要加大科技投入、注重数据价值挖掘,围绕数据资产形成、聚焦服务场景来拓展客户、创新产品、精准服务,未来才能赢取更大市场。
日前,多家机构发布研报展望2023年的寿险业发展,综合来看,新一轮成长周期的号角已吹响,寿险有望在今年进一步实现“深蹲起跳”。
从多方数据来看,寿险行业在2022年持续推动供给侧改革,主动压降代理人规模,险企顺应行业趋势主动求变,推动个险渠道转型高质量发展,主动清退落后产能,个险渠道人力继续下降。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代理制销售人员为521.7万人,已从2019年912万人的峰值降至大约2015年水平。
但在这一年,利好消息不断释放,代理人队伍整体已逐步企稳,相比2021年代理人数量的断崖式下降,2022年降幅收缩显着,多家机构研报表示人力出清或将接近尾声。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身险原保费收入超3.3万亿元,其中健康险保费8173亿元,占比24.5%,近十年年化复合增长率25.4%,其中重疾险占比近60%。重疾险为代表的健康险仍是未来寿险市场的主要产品形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建立“健康管理+医疗服务+保险”的一站式健康生态系统,有助于险企提升客户粘度,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分析
我国寿险行业整体快速发展,企业规模持续扩张,总体保持盈利持续上升,但中国寿险行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人身险发展不断壮大。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家庭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家庭人口结构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增加的状况日益严重,养老和医疗保障不足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需要不断提升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寿险业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从全年走势来看,经历上半年深度调整期后,寿险也于去年下半年迎来改善与转机。投资端,据机构分析,去年前三季度的权益市场表现弱于预期,但在第四季度,股市反弹将带来收益率提升,利好净利润和净资产增长。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业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2022年1月,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为推进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做好顶层设计,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本报告对我国寿险市场的发展状况、供需状况、竞争格局、赢利水平、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报告重点分析了寿险前十大企业的研发、产销、战略、经营状况等。
报告还对寿险市场风险进行了预测,为寿险生产厂家、流通企业以及零售商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和可借鉴的操作模式,对欲在寿险行业从事资本运作的经济实体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中国寿险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有重要参考价值。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