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点关注,职场不迷路。
(资料图片)
前一段时间,一些想参军入伍,高考前准备填报军校志愿的人员,还有一些想报考军队文职的,不止一次地询问个人,当兵怎么样,考军校如何,到部队发展可不可以等等。
我的回答都是:可以,没问题的。
不过,从有的人口气当中,能够明显感觉出,还是隐隐约约流露出一种不安:担心来到部队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以及由此而来的不确定,乃至后悔。核心指向,就是怕来到部队后,个人的发展被耽误了。
无独有偶,有些已经脱下军装,甚至回到地方多年的个别战友,提及部队训练、工作、生活与学习,也会讲一些有关受部队影响,耽误个人成长进步方面的话,个人则觉得有些不解。由此,先讲一些客观实在的事情:
一、部队帮你选定了方向
为何说是“帮”你,而不是替你。这个要从“认为部队耽误了自己”这一说法的起点说起。
换句话说,无论是选择当兵也好(家长硬逼除外),还是考入军校当干部也罢。在未进部队之前,起初的选择权、决定权,其实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部队能否入你“法眼”,只是一种被动的存在。
这就好比,年轻的你,正在追求一位心仪的姑娘,几番努力,将姑娘成功追到手。此时,你才发现,她并不是自己真心喜爱的人,但那又能怨谁?是个人判断有误,还是姑娘颜值不高?显然,前者能站住脚。
同理,感觉选择部队后不尽如人意,背后的主因,在于个人未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情而出现了考虑不周,这是关键。不能一味将账都算到部队头上,部队还是那个部队。
不过,一旦穿上了这身军装,凡事则不可能由着自己来。此时,则不是谁“耽误”谁的问题,而是个人能否坚持到底的问题。毕竟,组织与个人之间是讲究“契约”的。
二、部队让你搭上了便车
凭心而论,普通家孩子,没啥关系,从地方高校毕业,再选择考公务员难度多大呢?问了一下度娘,它告诉我是这个样子:
国考总体录取比例为100:1,省考录取比例一般为20:1。 如果是热门的职位,报考比例很有可能达到几百比一,甚至千比一,一千多个人争夺一个岗位,难度可想而知。
会出现1:1这样百分百的录取率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但,这样的近似神话比例,会出现在哪儿?答案是在部队的安置政策当中。但凡在部队,你是一名干部,离开部队前,只要没出现自毁前途与命运这样的硬伤。
回到地方,也是一名体制内人员。即使有些小情况,也可以享受到“参公岗”或者事业编。不可否认,届时,自己手里的饭碗面积会有点儿小,里面的粥会有点儿少,温度也会有点儿凉,但终归还是有,不是?
对此,极个别战友会自负地说:“我要是不在部队,现在高低地能干到局级,盛碗热粥。”我只能说,那是吹。
有句话,离开平台,你啥也不是。话糙理不糙。个别战友一进部队,早早就想离开,除却那些“热情被浇灭”、“激情被打没”、“感情被浪费”等等所谓客观因素导致。
更多的主观因素,还不是冲着公务员这一稳定的就业身份去的吗?而这一足以改变你下半生的“红利”,难道不是部队给你带来的吗?
更进一步地讲,就从找对象来说,女方选择你,就是看中你的颜值吗?你又不是谢某人、黄某人,主要还是看上你的这身军装,及其背后所展现的价值。然后,再由外及里,进而认可你这个人,大体都是这个套路的。
一句话,部队在很大程度上成全了你,但你却并不一定周全了部队。
三、部队使你享受了待遇
上一周,跟一位正连就转业到地方司法局的战友聊天,他跟我讲:“想当初,就觉得在部队受约束,钱不多,事儿还不少。现在回到地方才发现,加班熬夜照样有,但钱跟部队没法比啊。到手才5000多点儿。”
有一段老话: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惆怅。
或许,那位战友在离开部队的那一刻,真心没想到,几年后,部队的工资不但纵向涨得高,而且横向的范围也拓得宽,已经开始由个人向家庭延伸。
当下,现役军官不但个人享受医疗免费,家属也同样能享受到这个待遇。而且,家属失业的,还可以领取一定数额的失业补助金。父母有一方达到60周岁,则可以领取每月600元的父母赡养补助金,还有配偶荣誉金及两地分居补助等等。
要知道,这些真金白银的补助,在地方大部分单位是很难寻觅到的,而这也恰恰是军人受尊崇的有力支撑与彰显。
四、部队为你收获了回忆
“回到地方,满脑子都是部队的回忆,军旅时光最值得珍惜。”这是5年前,个人原单位转业到地方的一位主要领导,得知我离开部队后,跟我讲的一句话。
至今,不但记忆犹新,更是深有体会。尤其是工作上,每逢遇到困难,就每每回味起来。
今年年初,个人所在单位,受领了一项级别较高的迎检任务。单位领导赋予个人的任务就是连夜完成一部10分钟左右的单位全面建设汇报视频。
毫无疑问,就这工作量,一宿不睡基本上是肯定的了。讲真,这要是之前没有部队,确切地说,没有在部队宣传科的经历,下这样的决心,做出这样的举动,确实挺难的。
不过,想一想,自己在原单位宣传推广政治处期间,个人背记1万多字的“七一”重要讲话,为写一份大课教案,连续三个晚上没合眼,为上一篇稿,憋新闻角度,绕操场跑了N圈,这一宿的加班,真得没啥。
于是乎,那个晚上的加班,终究还是换来了部里领导带有不可思议,但确已发生的肯定。事实证明,让人奋进的不止是物质刺激,精神食粮同样功效独到。
讲到这里,可以说,部队还是能给到个人好处多多的福利的。那为何有些战友还是感觉吃亏了呢?其实无外乎4个方面:
一、心态有失衡
1个亿的小目标,注定不是,也没必要成为每个人的成长奋斗方向。但少数战友却总喜欢好高骛远、盲目比较,不断加深个人的心理落差。
聚会时,看到有的地方同学或者已经转业回方的同学,每天应酬不断、车子常换,就自认为这才是生活应有的样子。
实则,每个人的生活既有光彩亮丽的一面,更有一地鸡毛的那一幕。
自己的一位军校同学,在部队服役期间,有着一定的背景。然后,又以自主择业的方式回到地方,每月拿着可观的退役金。
按常理,个人生活得一定非常滋润。但谁又能想到,他有一位患病多年的妻子,每月除了个人必要的生活开支外,其余退役金基本上都要用于支付医疗费。而且,这种情况至少要持续10年以上。
所以,不知别人苦,莫羡他人福。每当看到他人生活幸福满满,可以甩自己几条街时,你要想到,要么,人家不愿展示痛苦的那一面。要么,他人之前付出胜过自己几倍的努力,当下能如此,也是理所应当。
个人要做的就是,自己安好,便是晴天。
二、能力欠发挥
到任何一家单位,都会有一些郁郁不得志的人士。追及背后的原因,更多在于个人的抱负没有得以施展,个人的能力未能得到发挥等等。对此,有的人便感觉亏了,选错了地方,入错了行。
其实,这本是一种客观现实,莫说部队,回到地方依然如此。毕竟,平台就这么大,位置就那么些。这就如同一个相对固定的框架,在没有大的政策出台之前,基本上是保持不变的。
那么,接下来,你又会怎么做呢?这才是关键。
有的人会及时止损,做出调整。自己的一位军校同学,来军校刚满一年,意识到这个地方,并不是自己真心想长远发展的地方,便选择复读,考上了南开大学,回地方个人创业,现已年入百万。
有的人则会自怨自艾,止步不前。自己还是一位排长的时候,兄弟连队一位学密码专业的排长,在连队刚待了一年,感觉所在团迟迟没有调他到机关,便开始消极怠工,时不时说些单位不爱才、不惜才的风凉话等等。结果,你还是你,单位还是单位,始终没有交集。
莫言曾说:“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在部队,能力未得以发挥,原因很多,有时机未到使然,有关系不顺导致。但更多的还是在于,当下自己的能力,并没有达到所谓“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地步。
三、待遇出偏差
当下,在待遇差距上,聚焦最为集中的恐怕莫过于“自主”与“逐月”了。更确切的说,偏差的出现,主要在于“自主”的取消,由此带来两者之间前后对比。
由此,让本想享受这一“自主”政策的战友,多多少少被“闪”了一下,也实属正常。毕竟,一组组对比明显的现实数据,让人一目了然,不言自明。
不过,当下许多战友都认为近乎完美但却止步的“自主”政策,放在20年前,却是不少人都不太爱选的“鸡胁”。那时,当然没有逐月,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安置。至于具体原因,一时间很难说得清。
所以,无论政策如何调整,个人还是要持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这样的偏差,里面还是有不确定的,且大概率向好的因素在里面。
话又说回来。因“自主”而获得的所谓安逸,其实,真得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可以让自己提前过上“退休”式的生活,但也增加了脱离社会、被边缘化的风险。而且,倘若不够自律的话,许多方面,诸如健康、婚姻等都面临着不大不小的挑战。
想起那句话,岁月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其实,有时无节制的安逸,或许才是真正可以充当慢性“杀手”的温水。适合自己的,就好。没有适合的,就主动创造适合自己的。
四、想象当现实
这几天,在浏览十点读书视频号时,看到了这样一则事例,说的是,一位女主播,在正式做主播之前,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畏惧心理。
担心自己说完上句,不知下句是啥;害怕会在聊播的过程,被人指责;而且,对个人的仪表,也不是很自信。
尽管如此,他的领导,还是坚持让她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见领导如此坚定,她也只好硬着头皮,开始了第一次尝试。
虽然,一时的小意外,确有出现,但却均能一点一点被克服,并向好的方向转化。直到后来,慢慢地,她发现自己先前的担心,其实都是一种多余。
说这些的用意,就在于很多事情,想归想,做归做。想像终究代替不了事实。个人心中所谓的“被耽误”,在未真正尝试、参与之前,都是一种主观臆断。
或许,你会说,当真“被耽误”就晚了。但我想说的是,部队客观且被无数人证明的利好政策,已经摆在那里,好不好,自己心里还没数吗。
结语
已故先师曾仕强在讲课时,遇有一位学生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倘若我现在知道这些道理,让我重新再来一次,一定会过得更好。”
曾老听完,开口一笑:“未必,那时你会重新遇到一些不确定的东西,依然会让你不知所措。”
一个人一时处境的好与坏,虽受制于客观现实,却又并不完全取决于客观现实,主要还是事在人为。守住当下,专注当下,成就当下,即可。
@职路施语,18年老兵,18年真心话,为你分享有趣有料的军营职场故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