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6月17日电(杨欣)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龙头街道羊排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三年级的杨嘉喜放学后径直走进了家门口的生态家教研学旅行中心。教室内有沙盘、宣泄室、电影放映室等,杨嘉喜玩得不亦乐乎。
(资料图片)
杨嘉喜以前性格内向,父母在外务工。他告诉记者,曾经被同学欺负了,也只能默默忍受。如今,生态家教研学旅行中心里的宣泄室是他最爱的地方。“我可以在这里打沙袋,玩呐喊游戏,一天的郁闷都清空了。”眼前的杨嘉喜活泼开朗,身边的小伙伴都说他“比以前好玩”了。
“这些不是单纯的玩具,都是对孩子心理健康有帮助的疏导项目。”雷山县生态家教研学旅行中心心理辅导老师徐歌聆告诉记者,“沙盘可以大概判断未成年人的心理状况,电影疗愈可以疏导他们的情绪,而宣泄室里的沙袋、大喊游戏,可以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
雷山县生态家教研学旅行中心内,孩子们放学后在摆弄沙盘。 新华社记者 杨欣 摄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孩子更为特殊。这里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们既是留守儿童,也是流动儿童。环境变化加上父母陪伴的缺乏,心理健康状况更容易受损。”徐歌聆告诉记者。
“易地扶贫搬迁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新情况。”雷山县教育和科技局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姚文均告诉记者,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发展相对滞后,专业持证的心理健康教师较少,学生出了问题一般由班主任来处理。
2022年,雷山县通过粤黔协作,引进广州市黄埔区三生家庭教育研究院的项目,建设了雷山县生态家教研学旅行中心。“项目覆盖城关11所学校和3个社区,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点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等现象提供系统指导,也培养家庭、学校、社区志愿者及种子老师,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徐歌聆说。
雷山县生态家教研学旅行中心内,孩子们正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培训。新华社记者 杨欣摄
据了解,中心成立以来,个体辅导122人,入户家访198次,团体辅导719人,同时培训了50名种子教师,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队伍。“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孩子经过干预后明显好转很多,去年中高考经过解压辅导后,考生因考前压力出现的各种问题相比往年大幅下降。”姚文均说。
社会组织的进驻强化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社区力量则进一步夯实了保护措施和力度。耿驰原的日常工作少不了对辖区内未成年人进行家访。“监护人、学校、社区街道组成三联防机制。家长不在,学校放学的情况下,社区街道就是第一责任人,对于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需要重点关注。”耿驰原说。
“我们对这些孩子的具体表现进行量化打分,设置符合未成年人心理的奖惩机制,合理引导他们的行为,避免因心理问题进一步产生行为失范。”耿驰原说,通过“三联防”机制跟踪管理,当前辖区内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为零。
姚文均告诉记者,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来看都尤为重要,单靠某一个部门很难全方位兼顾。家校社联动,全方位立体参与,才能切实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