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中国各地县域以实干笃定前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备受期许的新征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立体展现中国县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感受新时代壮美中国、活力县域的蓬勃气象,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宏图·“县”在启航》系列主题报道,33个地方频道100多名记者走县域、看发展、探变化,沉浸式解读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密码”,与您共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图景。
央广网连云港4月30日消息“家人们,我们的鲜活梭子蟹,肥美正当季,买回去直接清蒸就可以了。”傍晚时分,在海边渔船码头的一角,趁着渔船回港,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小伙儿闫家润新一天的海鲜电商直播又开始了。
临海而建、逐海而生。如今,“海鲜电商直播第一镇”已经成为海头镇的代名词。与此同时,赣榆推进港、产、城、海融合发展,一幅海港兴产、产业兴城、城海共生的和谐画面跃然纸上。
(资料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
黄海明珠——赣榆(央广网发 王雪瑾 制)
近些年,赣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海洋产业集群、提升临港工业质效、打造滨海宜居新城,正迎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潮头,踏浪前行。
直播电商,海鲜小镇铺开产业集群
4月初的赣榆海边,夜色将近,温热的海风吹在身上,已经有了初夏的感觉。走进渔船码头,一股海鲜的腥味扑面而来。
“现在很多主播选择在自己家里直播,我觉得这样缺少一种氛围,没有大海的感觉。我选择在海边的渔船码头直播,通过镜头,可以直接把网友带到赣榆的海边。”现在的闫家润跟记者聊起海鲜电商直播,已经头头是道。如果时间倒回到5年前,他还在为自己该不该走这条路而一筹莫展。
闫家润海鲜电商直播现场(央广网发 栾永胜 摄)
闫家润是赣榆海头镇海后村人。2017年12月,他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看到身边一些亲朋好友通过网络售卖海鲜发家致富,也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我媳妇特别支持,从杭州来到赣榆,和我一起打拼。2018年,我们开始拍短视频带货。”然而,万事开头难。“看到别人在视频前带货觉得很简单,但是我自己来做的时候就觉得特别难。”闫家润回忆说。
当地政府得知闫家润夫妇创业的困境后,安排老主播进行传帮带,教他们怎样选货源、拍段子、吸粉丝。通过一系列的培训,闫家润慢慢摸索到了其中的门道,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是我们生意最火爆的时候,每天的收入都非常可观。”谈起现在的直播带货情况,闫家润难掩心中的喜悦之情。
海头镇电商办主任高耀华介绍,海头镇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拥有梭子蟹、白虾等6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6年,几个敢于尝新的渔民上岸从事海鲜电商,攫取了电商第一桶金,海鲜电商产业在海头迅速成长为新经济、大产业。“2022年,海头镇电商销售额达100亿元,日活跃直播账号6000个、日均发货量20万件,带动2万余人就业创业,电商富民已经成为海头镇的闪亮名片”。
海头镇海鲜电商直播基地直播现场(央广网发 王纪民 制)
海头镇因海而兴、因海而旺,这让当地发展涉海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除了海鲜电商,海头镇目前已经形成了海产品加工、海洋养殖、海鲜水产批发等多元化涉海产业集群。
在海头镇中心渔港区的一家食品公司,记者看到展示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水产加工品。“我们目前以仔虾、梭子蟹、泥螺、海蜇等原材料深加工产品为核心,特别是蟹酱,是江苏省首家企业标准单位。”公司负责人张绪清介绍说。
整理展示架是张绪清接待客商后的必修课(央广网发 栾永胜 摄)
由于产品深受欢迎,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张绪清为“张海娃”。作为连云港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张绪清在海产品加工领域的探索一刻也没有停留。最近,他又瞅准了一个新的风口。
“当前预制菜市场仍处在爆发期,如果我们取得成功的话,将可以把赣榆海鲜半成品端到全国千家万户的饭桌上,我们海娃食品的规模也将翻10倍。”谈到企业的未来,张绪清眼中闪着光。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因地制宜抓好谋划和落实。“我们海头镇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大力发展涉海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乡村振兴,推动海洋富民。”海头镇党委委员岳跃蒙说。
除了海头镇的涉海特色产业集群,在赣榆,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镇一特色”的产业格局。“比如石桥镇,围绕果林业特别是黄桃产业的发展,打造‘黄桃之镇’;黑林镇大力发展蓝莓产业,年产值近3.5亿元;城头镇建设稻虾产业园,每年生产优质稻米160万斤,小龙虾30万斤……”赣榆农业农村局局长于健说。
创新赋能,港产协同打造特色港区
海洋是赣榆的核心资源,港口是赣榆的最大优势。赣榆港区作为连云港港“一体两翼”港口发展战略的重要北翼,立足于产业港定位,以港兴产、港产融合。
赣榆港区(央广网发 赣榆区委宣传部供图)
沿着赣榆港码头疏港路一直往大海的方向行驶,尽管地图导航显示已经到了道路的尽头,但是,一条正在建设中的堤岸继续向大海中延伸。大约行驶5公里之后,江苏华电赣榆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工地出现在记者面前。
江苏华电赣榆LNG公司总经理吕国锋介绍说,该项目自今年2月28日开工,目前正在建设的是码头工程。“赣榆港口条件非常优越,非常适合LNG船舶停靠,而且,赣榆的地理位置也很好,可以辐射周边多个省份”。
江苏华电赣榆LNG接收站项目由华电江苏能源有限公司、连云港港口集团联合韩国、英国、日本三家大型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是江苏省重点项目,总投资达64亿元人民币。“整个项目积极响应国家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要求,以能源结构优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吕国锋说。
江苏华电赣榆LNG接收站项目效果图(央广网发 江苏华电赣榆LNG公司供图)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赣榆多部门合力攻坚,组建了服务专班,跟踪落实各项保障工作。
赣榆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陈健告诉记者,“单单海域使用方面,我们就付出了长达数年的努力,最终,该项目成为最近5年来,江苏省首个获得国务院批准的新增围填海项目。”
紧挨赣榆港口而建的,是赣榆最大的工业区——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开发区立足临港优势,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钢铁及装备制造为主的临港工业,集聚了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和江苏镔鑫钢铁集团“双500强”企业为代表的规上企业31家。
“总书记今年两会期间在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雷介绍,“我们开发区虽然以石化和钢铁等传统企业为龙头,但是,传统企业如何通过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正在破题。”
新海石化总工程师段少魏是破题者之一。2007年,段少魏进入新海石化工作。作为这家民营石化龙头企业的技术骨干,段少魏心怀更大的梦想,他要研发出比传统石化企业更环保、更实惠的燃油产品。
“我们2016年启动这项研究,与一外资企业组成了联合研发团队,一共120余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段少魏记忆犹新,“当时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对燃油的成分和配方不断地进行调试,光研发就持续了将近一整年,接下来就是一轮又一轮地上路实测、优化。”
经过上千次的数据调整、上路实测,不断优化,2020年7月,“海湃动力汽油”正式推出。段少魏自豪地说,“首先在环保方面,我们以烯烃含量这个指标为例,烯烃的化学活性大,易产生臭氧,造成二次污染。海湃动力汽油的烯烃含量是5%左右,提前3年达到国六B标准。”
此外,海湃动力汽油还比普通汽油更耐烧,综合油耗要比普通的国标产品降低3%。2020年11月,海湃动力汽油获得首批江苏省“江苏精品”认证,成为省内唯一一家获得认证的高品质燃油产品。
段少魏(右一)和同事分析技术指标(央广网发 栾永胜 摄)
眼下,新海石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由传统石化产品向高端新材料产品转型。
2022年,新海石化150万吨/年丙烷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工作启动,计划投资154亿元。“该项目投产后,将形成自主核心技术,生产的33个牌号绿色高端新材料产品每年可替代同类产品进口59万吨,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西电东输、东数西算等新兴产业,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强国复兴。”段少魏说。
宜业宜居,绿色生态建设滨海新城
清晨的赣榆和安湖,微风轻抚湖面,泛起阵阵波澜。湖边,摄影爱好者张杰正用镜头对准湖面上的飞鸟。张杰说,这种鸟叫反嘴鹬,是国家保护珍稀鸟类,每年冬天,会有成批的反嘴鹬飞抵赣榆越冬。
摄影爱好者张杰正在拍摄飞鸟(央广网发 栾永胜 摄)
作为赣榆土生土长的老市民,张杰一直用照片见证赣榆生态环境的改善。“这个地方原来都是盐碱地,一片荒芜,现在修复为和安湖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545亩,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再往东南方向看,那是面积更大的白鹭湿地公园,建成后将与和安湖湿地公园打通,形成城区绿化景观带。”
赣榆生态环境局局长刘水国告诉记者,自2009年启动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来,赣榆借鉴世界各地先进经验,在重点地块排盐排碱,遴选出上百种耐盐碱植物,依靠科技力量打造湿地生态系统,在盐碱地上创造了属于赣榆的“绿色奇迹”。
“近年来,随着赣榆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空间,越来越多的越冬候鸟已经变成了留鸟。”刘水国说。
白鹭湿地公园(央广网发 赣榆区委宣传部供图)
与湿地公园同步建设的,是一座现代化的滨海新城,商业街、住宅、学校、公园……一应俱全。赣榆城市建设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张哲介绍,滨海新城分为徐福和琴岛天籁两大片区:徐福片区以“海风徐来,宜居福地”为总体定位,突出优质教育、绿色生态等属性;琴岛天籁片区则犹如一个小提琴状的美丽小岛静静地平躺在海州湾畔,以彰显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等元素。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作为徐福片区的总建筑师,他向记者介绍道,整个新城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海湾引入到城市内部,实现“城在海湾、城海交融”。
琴岛天籁片区局部效果图(央广网发 赣榆区委宣传部供图)
“你看,这是徐福片区的一条城市河流——榆海廊道,是2021年新开挖的,一直通到大海边。看起来是条普通的景观河流,实际上这条河一半是淡水,一半是海水。”走在榆海廊道的岸堤上,韩冬青继续解释道,“榆海廊道上游是通榆运河的淡水,下游则是海水,中间设置了一道水闸。海水部分大概也有3公里左右,真正把海洋活力引到城市景观中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赣榆市民开始搬离老城,住进新城。每当夏天到来时,琴岛天籁片区的心海湖四周更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露营烧烤、音乐节、游泳比赛、马拉松比赛……各类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
在心海湖举行的游泳比赛(央广网发 赣榆区委宣传部供图)
海鲜直播电商带来共同富裕、临海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滨海新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赣榆一步一个脚印,勇毅前行。赣榆区委书记吕洁表示,踏上新时代新征程,赣榆将继续“坚持海陆统筹协同并进,聚力临港产业、海鲜电商、海滨旅游,推进科学护海、生态养海、安全用海,奏响‘人海和谐’新乐章”。
海潮涌动,赣榆扬帆再出发。
【百家读城】
风从海上来 潮涌海州湾
□朱孟仪
赣榆地处苏鲁交界的黄海之滨、海州湾畔,得益于齐鲁文化的浸染,赣榆人如同鲁南胶东人一样爱吃煎饼。煎饼卷馃子,再来一碗卤水豆腐脑,这样的早餐,便是一天生活美学的开场白。
爱吃煎饼的赣榆人,性情憨直。县北建有“抗日山烈士陵园”,是华夏大地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象征着炎黄子孙挺直的脊梁,也是赣榆人家国情怀的标签。
憨直的赣榆人称自己的家园为“福城”,这大概与东渡第一人徐福有关。徐福是史载中国第一位航海家、中日韩友好交往的开拓者。早在2200多年前,徐福就把稻作农耕、锻冶纺织、古籍汉字等先秦文明,传到日本列岛,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赣榆,也因此赢得了东亚文化圈的尊重。
赣榆临海而建、逐海而生,被称为“黄海明珠”。在时代的风口上,赣榆已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的中小城市百强县。
赣榆人崇礼尚仪、尊师重教。以先生方敬为道德标杆的赣榆乡贤,成为新时代赣榆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典范。我读书和工作过的母校——赣榆县中学,教育品质全省挂号,名冠苏北县区之首。
说到赣榆人善经营,我们知道,县城由旧城里南迁青口,从拔地而起到如今“东进、南扩、北优、西控”格局的形成,就是明证。乡贤许鼎霖先生,一生致力于民族工商业,被誉为近代的实业巨子,与张謇、沈云沛合称为“江北三名流”。
临海的赣榆人,内心深处无时不起波澜。不过,他们的自豪感并不哼在口头上。所以,这个地方知名度并不高。
最早提到赣榆的,是上古时代“国土白皮书”《山海经》。赣榆海上有“琴岛”,传说是颛顼大帝抛琴于此而得名。
“琴岛”因秦始皇登岛勒石“秦东门”,又称秦山岛。初夏时节,海水蒸腾,薄雾弥漫,秦山海面上不时惊现“海市蜃楼”奇观。更令人称奇的是,这里还有一条全长3.8公里的海上甬道,已成网红打卡地。
你若惆怅,赣榆的烟火最慰凡人心;你若有缘,赣榆的风物最宜世间法。
(作者系古文字研究学者、汉字文化专栏作家)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统筹:陶玉德
记者:栾永胜 王姝姝
编审:李红笛 安琪
视频:栾永胜 刘健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