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扬州昌建广场夏馆北门有一家占地仅3平方米的咖啡店,自去年开业后运营良好,并且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和写字楼上班族成为常客。昨天,记者进行了探访。
记者探访
(相关资料图)
最小咖啡店占地仅3平米
记者前往昌建广场探访了解到,这家咖啡店叫大堂小咖,位于夏馆北门大堂的东侧,咖啡店里有一名男子在忙碌,见有人来,专门提示:“今天风大,点咖啡可以进入大堂里等待。”
进店后记者看到,咖啡店的侧门有个小吧台,不断飘出咖啡的香气,可以扫码点单,门上还放着“老板不在,扫码进群有优惠”的招牌。
而刚才说话的就是老板,“我这个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店里各种隔层分布,放了咖啡机、磨豆机、打包物料、三台小冰箱、一台制冰机、一台烘豆机。”老板叫徐云龙,80后,“我是去年参加后备箱市集之后开了这家小店,整个店面是楔形,最窄的地方只有50厘米,最宽的地方1.2米,占地面积只有3平方米,应该是扬州最小的咖啡店了。目前,老板和店员都是我,我会在这里做咖啡、烘咖啡豆,熟客们要么从咖啡云小程序下单,要么在群里下单,然后路过来拿。”
随后,记者从扬州咖啡云平台了解到,扬州目前有大小300多家咖啡店,大堂小咖的确面积最小。
缘何开店
源于去年参加后备箱市集
那么,徐云龙为什么会开一家这么小的咖啡店呢?
“这是去年我在扬州参加后备箱市集之后找到的灵感。”徐云龙告诉记者,他和妻子都是新扬州人,而他早年在新加坡留学定居,去年才回国发展,主业是摄影师。“我去参加后备箱市集主要是为了陪我老婆,她在市集卖她的手作发簪,我不想闲着,就买了二手车、二手咖啡机,拾起了自己做咖啡的手艺。”徐云龙说,“我专门出了一款在越南、泰国、新加坡很普遍的南洋咖啡,而咖啡豆是用海南万宁的豆子手工炒制的,因为风味特别,在市集很受欢迎。”
据了解,徐云龙不仅参加了扬州本地大大小小的后备箱市集,还受邀去武汉、南京等地参加后备箱市集,“当时叫小蚂蚁咖啡,一辆车装下了所有的设备,还自制了手打冻柠茶等饮品。”
随着秋天的到来,气温渐凉,后备箱市集陆续结束,徐云龙夫妇原本在昌建广场的工作室房租到期。“我老婆受邀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店卖发簪,我就找到了这个角落做咖啡店。”徐云龙告诉记者,在参加后备箱市集时,他也去一线城市进行了考察,“大堂小咖定位社区咖啡店,我的客人辐射周边1-2公里,这附近有写字楼,对面有面馆、理发店,现在我的熟客都是周边的客人,而他们只会来点一杯咖啡或饮品,并不需要在我这里久留,这样的供需关系让这个3平方米的小空间发挥了最大的作用,而这个空间也比后备箱大,这样的尝试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业内人士
咖啡社区化折射城市消费变化
“大堂小咖是去年12月进驻我们平台的,最近三个月以来,订单量非常稳定。”扬州咖啡云平台相关负责人杨静娴告诉记者。
记者也留意到,大堂小咖不仅卖咖啡饮品,也会给咖啡爱好者或咖啡店供应烘好的咖啡豆,“我这是小店,出于成本和品质的控制,加上我在新加坡学过烘豆,考了SCAA烘豆师证,就增加了这个服务项目。”徐云龙告诉记者,来到扬州一年多,他发现扬州的咖啡店越来越多,咖啡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只要家里有咖啡过滤杯,都有买咖啡豆或手冲咖啡的需求。”
“目前在我们平台比较活跃的扬州咖啡店有70-80家,有合作的有近100家,相较于前两年,扬州咖啡行业日渐繁荣,咖啡店的社区化也越来越明显。”杨静娴告诉记者,去年年底,有业内人士预测扬州、泰州、镇江等城市的咖啡市场即将饱和,但疫情过后,依旧有新咖啡店出现,不同的是咖啡店越来越小型化,小店客群辐射范围窄,并且会不断创新,“与苏南城市和一线城市不同的是,扬州的连锁咖啡店少,个性化咖啡店多,并且出品非常‘卷’,这也意味着,扬州人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变化,咖啡也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消费的一部分。
记者 屠明娟
关键词: